天博体育平台以专业服务做好赛事媒体“后勤官”

发布时间:2025-02-14 09:01:56    浏览:

  亚冬会主新闻中心的媒体服务台,是新闻运行与媒体服务的枢纽,更是全球媒体人了解亚冬会的一扇窗口。田雨鑫和同事们24小时坚守在这里,如同不知疲倦的“后勤官”,随时准备为媒体朋友们排忧解难。从赛事信息的更新、天气提示的发布,到班车时刻表的调整,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媒体报道的顺畅,他们用细致入微的工作,确保每一位记者都能在最佳状态下投入工作。

天博体育平台以专业服务做好赛事媒体“后勤官”(图1)

  “把当天的重点赛事用绿色荧光笔标注一下,方便媒体记者们查看”“当日天气提示上,将哈尔滨和亚布力两个赛区的温度都标注一下”“把媒体班车信息更改一下,今日比赛有变化”……不到8点,主媒体中心运行团队助理媒体运行主任田雨鑫就来到了主媒体中心服务台,开启一天的工作。

  与外国媒体的交流,是媒体服务工作中的一大挑战。亚冬会开幕式结束当晚,一位韩国记者在凌晨时分焦急地来到服务台,询问返回媒体村的班车信息。面对手机定位不准的问题,田雨鑫和同事们没有丝毫犹豫,用最朴实的方法——手机搜索、翻译软件转换、拍照发送,成功帮助记者解决了难题。

  在主新闻中心,宽敞明亮的公共区域为媒体记者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整个主新闻中心的公共区域宽敞明亮,能容纳156名记者同时工作。其中,52个工位专门分配给摄影记者,剩下的工位则提供给文字记者。不过,这里的“公共”二字意味着包容性,不仅文字和摄影记者可以使用,持权转播商和非持权转播商同样也能在此工作。“在人员较多、工位紧张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会友情提示大家合理使用空间,避免一人占多位的情况发生。像开幕式当天,媒体工作间整个空间已经占满了,我们及时去协调了楼上的新闻发布厅以及对面的茶歇区,尽量保证大家在等待过程当中有一个休息的地方。”田雨鑫说。

  生活服务方面,田雨鑫和同事们同样事无巨细。媒体记者们关于在哈尔滨吃住行的各类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从饭票购买、酒店返程,到跨赛区出行、赛事新闻资讯,再到为外籍记者提供旅游推荐,他们将哈尔滨的城市魅力一一展现。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滨洲铁路桥等景点,承载着哈尔滨的历史文化与独特风情,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成为媒体记者们了解这座城市的重要窗口。

  田雨鑫的体育赛事服务之路,始于杭州亚运会。在浙江传媒大学毕业后,田雨鑫考入了西湖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在杭州亚运会筹备时被抽调到亚组委,正是这样的契机让她接触到体育赛事。“所以在杭州亚运会之后,我转行做了体育。”田雨鑫说,这次回到家乡哈尔滨,参与亚冬会的筹备与服务工作,她的使命感与归属感更加强烈。

  早在2024年1月亚冬会筹备初期,田雨鑫就已全身心投入。通过参与亚冬会,田雨鑫对家乡有了全新的认识。“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引下,哈尔滨正以亚冬会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与哈尔滨人的热情豪爽。未来,天博体育app我的家乡必将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田雨鑫满怀期待地说。